800小说网 > 大明钉子户 > 第三六二章 中石油的雏形

第三六二章 中石油的雏形

800小说网 www.800book.info,最快更新大明钉子户 !

    “建奴都不是其对手,朝廷也怕了他,咱们郑家在海上还没怕过谁。当年荷兰人同样有坚船利炮,还不是败于我郑家之手。这天策军虽然多是大船,却数量有限,鹿死谁手也未可知。”

    “好,三叔好胆色!”郑森道:“那我们先不着急走,再观察两日,想那王越既然没有为难我们,应该不会赶走我们。”

    郑家叔侄二人继续滞留天津除了继续观察天策军海军外,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银子要花干净。天津这里的商品那真是有多少他们就想要多少,可惜五十万两他们都嫌带少了,这五十万两货物要是运到福建和广东,利润番一倍都不止呀。

    王越接到报告,郑芝豹和郑森没有立刻走,却不予理会,这样的豪商,他还是很欢迎的。

    吴直被分配到登陆舰军官住宿区,条件还不错,是带有卫生间的单间。

    他那些随从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,都被分配到了士兵住宿区,那里是四人高低床的房间,其实环境也不错,比这个时代的船舱强太多了。

    吴直一进屋就赶紧令小太监笔墨伺候,因为他要给崇祯写小纸条。刷刷刷写完了,又发愁了,这可怎么送回去呢?因为没有马!马车和马都随第四团走陆路南下了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劳动了王越,王越安排他的人随渔场拉鱼的车队回京,渔场每天都有一支车队向起点城送鱼。起点城已经有了一座鱼罐头加工厂,日加工鱼类三十吨,主要提供军用,对外销售量不大。

    事情忙完了,吴直才有心情打量自己的船舱,不禁感叹此船的奢华。这船舱不但整洁明亮,而且卫生间还能洗澡,真是难以想象。原以为随军南下,必然旅途劳顿,哪能想到却能住的如此舒适。

    王越没有关心吴直要跟崇祯说什么悄悄话,那是人家的自由。

    他自己的船舱是一个小套间,外间用于办公,里间是卧室。

    经过一年多的发展,起点城的工业建设已经逐渐上了轨道。尤其是石景山工业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之后,涌现出了一批技术能手。这些人虽然文化不高,却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起来。

    王越记得自己曾经实习过的一个电厂,那是晋省第一家电厂,该厂始建于公元一九三九年,那时正是日伪时期。

    据厂子里的老师傅讲,那时候日方所招聘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,这些村民大字不识,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就纷纷上岗了。这个厂子就是在这些几乎全是文盲的村民们辛勤工作下,支撑起来的。

    日军投降,老蒋败退大陆,我党接收该厂时,因为局势混乱,厂子已经停产几年了。同样的办法,招收村民,培训上岗。

    七十年代该厂引进了四台捷克机组,经过十年动乱,国人的识字率不比建国时强多少,同样的办法招收附近村民。这位老师傅就是七十年代进厂的,进厂的前他也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。

    那时王越即将毕业,分配到该厂实习。面对电厂操作台上密密麻麻的按钮和参数仪表,头都是晕的。

    所以王越好奇地问老师傅道:您不识字,那是怎么胜任电厂工作的呢?

    老师傅自豪地道:经验!

    关键就是经验,这个厂子从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几十年中,就是靠拉传帮带走过来的。没有多少理论知识,就是靠经验。

    理论联系实际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,实际的操作再联系理论效果是同样的。

    起点城的工业就是这样逐渐打下的基础,主要是因为不怕浪费和损坏,坏了可以换新的。石景山工业区有个专门堆放报废设备的场地,现在几乎堆积如山了,这些报废设备以后要让工人们亲手拆掉,了解内部结构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有了众多的初级工人,所以王越也省了不少心。

    曾经王越家的长工王宝昌,就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技术工人,而且是领头人。一年之内在起点城附近的田间地头,打井一万多口不是说着玩的。

    虽然在大港这边打油井与打水井的设备和原理不尽相同,但这却难不倒他们。

    “二少爷!”王宝昌还是习惯这个称呼:“现在天津这边的输油管道已经铺设了快二十公里了,炼油厂也在安装设备。就是这井到现在还没有出油,我们可是已经打到九百多米深了。”

    现在的起点城经过王越的不懈努力,度量衡已经全部使用现代单位。

    坐在客厅沙发上的王宝昌有些局促不安,如今的王越已经今非昔比了。曾经的二少爷,现在不但是朝廷的从二品大员,而且还有强大的军队和几十万工人。看看港口内这些如山巨舰,就能体会到二少爷现在的财力有多么雄厚。

    王宝昌过来就是汇报石油进展情况的,随着车辆和船只的增加,用油量也在不断攀升,王越希望油料能够早日自产。

    大港到天津港区约三十五公里,最后王越拍板炼油厂建在港区附近。大港那边荒无人烟,不但生活不便,而且安全防护工作难度也大。建在天津这边也方便船只和车辆用油,所以采用了输油管道。

    炼油厂设备采用的是成套的全自动炼油设备,而不是建设大型炼油厂,所以安装和操作都很简单。这种设备在现代也就一百多万人民币一套,日处理原油四百吨,王越弄来了五套。

    这个油料生产量,已经能够满足目前的的需要,大型炼油厂技术复杂,周期长,只能留待以后建设

    王越笑着道:“宝昌哥,不必心急,九百米深还早着呢,起码要两千五百米之后才有可能出油。”

    一九六四年大港第一口井出油,深度是两千五百二十六米。油井的坐标王越都提供给他们了,就是沙河街段第一口井的位置。

    虽然王越多次说过油井要打多深,可是王宝昌还是有些难以置信,他可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深的井。

    (感谢一路电杆的打赏)